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京闭幕。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我校民盟盟员、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宝,就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AI)技术、三年履职感受等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附: 1.“中国环境”视频号、“吉林民盟”公众号报道链接(刘宝:美丽中国建设必将迈向更高水平) 2.九派新闻报道链接(刘宝:AI不是在“抢工作”而是“改变工作”) 3.九派新闻报道链接(刘宝:每一份提案的提出和推...
3月10日,《光明日报》头版“代表委员之声”栏目报道了全国人大代表、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晓慧教授关于“树立积极向上职业价值观”的相关观点。 杨晓慧表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作为人才培养的供给端,高校应着力构建系统化的就业育人生态系统,将培育新时代青年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附:《光明日报》相关报道链接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我校校长助理、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做客人民网《代表委员说》栏目,介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方面的探索实践,以及个人围绕国家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履职情况。 此前,3月5日,邵志豪还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访谈录”演播室,接受《人民教育》记者采访,就“加快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
2月26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以“解码县域高中的‘强师密码’”为题,对全国人大代表,我校校长助理、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赴德惠市实验中学开展调研进行了宣传报道。报道中提到,此次调研围绕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就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进行了深入探讨。附:报道链接
2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栏目以“吉林长春:多国留学生参与体验中国非遗文化 共度别样元宵节”为主题,宣传报道了我校自然博物馆与国际汉学院联合主办的“共庆非遗中国年:国际学生同你闹元宵”活动。 自然的多样性孕育了文化的多样性。在首个“非遗年”之际,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自然博物馆依托学校丰富的育人资源,充分发挥科学教育功能,携手国际汉学院,举办了“传统佳节喜乐汇,国际学生陪...
2月5日,《科技日报》以“打造“冠军模型”,创新冰雪装备”为题,宣传报道了我校体育学院冰雪运动重点实验室的科技研发成果“冠军模型”及系列冰雪运动装备。报道中提出,实验室“冠军模型”通过全方位的数据监控为运动员定制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助力运动员科学训练。同时,实验室还注重高端冰雪装备的制造,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冰雪装备研发问题,加快推动冰雪装备器材“卡脖...
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栏目以“‘黑科技’助力冰雪运动员科学训练”为题,宣传报道了我校体育学院冰雪运动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保障助力冰雪运动员个性化训练。 附:相关报道
11月2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四所“国优计划”试点高校,联合东北三省教育厅和实践基地学校组建的东北地区“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我校举行。深入推进实施“国优计划”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对于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优秀人才从教、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 ? 11月29日,新华社以“校地企协同 探索冰雪产业发展新路径”为题,宣传报道了我校体育学院与吉林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合作成立冰雪装备研发联合实验室。报道中指出,此次合作通过创新的校地企协同模式,旨在推动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冰雪经济和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力争为冰雪运动的普及化、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附:相关报道
11月21日,新华社以“冰雪经济冲万亿,国产装备如何C位出道”为题,报道了我校体育学院冰雪运动重点实验室“科技赋能冰雪装备产业”系列产品。报道中强调了科技赋能冰雪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肯定了我校体育学院冰雪运动重点实验室在科技助力冰雪装备升级过程中起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附:相关报道